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01浏览次数:257

 

 
一、研究背景
    (一)当今社会呼吁感恩教育
    如今,很多媒体都在传播“感动”,然而,却也有更多的媒体在感叹现在社会上的青年素质低下,缺乏感恩意识。“感恩”这一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在报纸和网络上出现,有关缺乏感恩之心和加强感恩教育的事例多不胜数。这说明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已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与关注,如丛飞生命垂危时,被资助的某些人不是“感动”,而是无动于衷甚至质疑;韩磊见义勇为牺牲后,被救者甚至不愿挺身而出为他作证……这是何等的让人寒心?而更寒心的是,这样的例子还数不胜数。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的社会、将来的人与人之间,必将逐渐走向冷漠和冷情。“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等在两会上提出的观点,更是社会的呼吁。
    (二)传统美德呼唤感恩教育
    在全世界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中国的传统美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感恩是中华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就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义深长。”这个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这些都是“感恩”这种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世代传承生动再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美德却正在被逐渐淡忘和抛弃。为此,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感恩”世代传承。
    (三)幼儿感恩教育的迫切性
    如今的中国家庭中,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忽略道德熏陶,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同时,却从未想要孩子的回报,这就使我们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在课题前测中,我们发现,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82%;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9%;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6%。这些结果表明:现在的幼儿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对于老师、家长、社会的关爱和付出,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却从不会说一声谢谢,更别提回报。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因而,我们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让孩子懂得知恩、学会感恩。
二、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们进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三点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这就说明学生要心有他人,对别人心存感激,为他人着想,感念恩情,这就是我们开展感恩教育很好的依据。
    2、现代教育的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看来,感恩教育是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
    3、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感恩的体现。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他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进行培养。“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并要求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花草做起,逐渐学会关爱亲人。“假若小小的年纪就毫无怜悯之心地毁坏和消灭生物和美好的东西,那么他就可能成为欺侮身边亲人的小霸王。”
三、概念界定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对于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惠给于报答或者表示感激之情。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而“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施恩的人文教育过程。”
四、研究目标
    总目标:
    感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唤起幼儿的“感恩”之情,以活动为载体,让幼儿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更好的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使我们的未来社会充满爱和希望!
    具体目标:
    1、幼儿园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家园进一步沟通联系,探讨感恩教育的方法,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
    2、教师目标:通过进行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幼儿目标:
    ①明白爱是双向的,知道“知恩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对周围的人、事、物充满感激之情。从而逐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并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感恩、爱惜的意识。
    ③初步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大自然。
五、研究内容:
    1.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研究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愿望和冲动。
    2.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研究(研究重点)
    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六、研究方法
    问卷法:设计并发放问卷,了解幼儿“知恩感恩”发展现状。
    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广泛吸取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效果,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向新的领域突破。
    行动研究法: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目标,边研究边行动,将实效性作为其成果可行与否的价值判断依据;在真实、自然、动态发展的教师工作情境中进行研究,随实际情况的发展而随时调整内容与方法。
    个案研究法:选取发展上具有突出特点的幼儿及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探求适宜个体幼儿的教育策略,以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好的、更富有个性的发展。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总结各阶段成果。提炼总结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便于推广。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至2011.8月
    (1)收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2)成立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研究成员,撰写课题申报材料。
    (3)子课题的分解及微型课题申报、公示。
    (4)召开课题论证会,完善研究设计。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
    (1)全面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研究。
    (2)组织理论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3)做好阶段总结,调整实验方案。
    (4)举办中期成果鉴定会。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
    (1)总结整理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编辑经验成果集。
    (4)成果鉴定。
八、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园长、教科主任、业务助理、教研组长及园科研骨干组成。她们都是第一线的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都曾担任过苏州市“十五”“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能力及经验,且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多名老师的教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获奖,这些老师作为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将发挥出较好的骨干带头作用。
    2.制度保障:幼儿园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及“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课题的组织、开展和管理、奖励等都予以了规范,从而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推进。
    3.资金保障: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设立了科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科研资料的搜集、科研队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活动的组织等,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4.理论保障:加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指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多方查阅和收集各类相关理论专著、书籍,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九、人员分工
    1、理论指导
    昆山市教科室、中心校教科室。
    2、成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张全英(园长)
    课题组副组长:邹彩霞(教科主任)
    子课题负责人:杨志英、邹燕
    课题组成员:本园全体教师
十、成果预设
    1.《戚彩石》科研版
    2.社会实践资料
    3.感恩教育活动方案集
    4.成果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编
    【2】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张燕 邢利娅编著《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张晶《3—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
    【6】李少聪《感恩成就孩子一生》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版
    【7】邓代玉编著《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7版
    【8】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