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17浏览次数:220

一、研究背景

(一)当今社会呼吁感恩教育

如今,“感恩”这一名词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报纸和网络上,感恩感动的事例多不胜数,但缺乏感恩之心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已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与关注,“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等在两会上提出的观点,更是社会的呼吁。

(二)传统美德呼唤感恩教育

在全世界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中国的传统美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就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义深长。”这个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这些都是“感恩”这种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世代传承生动再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美德却正在被逐渐淡忘和抛弃。为此,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感恩”世代传承。

(三)幼儿感恩教育的迫切性

如今的中国家庭中,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忽略道德熏陶,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同时,却从未想要孩子的回报,这就使我们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对于老师、家长、社会的关爱和付出,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却从不会说一声谢谢,更别提回报。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因而,我们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让孩子懂得知恩、学会感恩。

二、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们进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三点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这就说明学生要心有他人,对别人心存感激,为他人着想,感念恩情,这就是我们开展感恩教育很好的依据。

2、现代教育的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看来,感恩教育是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

3、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感恩的体现。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他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进行培养。“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并要求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花草做起,逐渐学会关爱亲人。“假若小小的年纪就毫无怜悯之心地毁坏和消灭生物和美好的东西,那么他就可能成为欺侮身边亲人的小霸王。”

三、概念界定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对于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惠给于报答或者表示感激之情。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而“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施恩的人文教育过程。”

四、研究目标

总目标:

感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唤起幼儿的“感恩”之情,以活动为载体,让幼儿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更好的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使我们的未来社会充满爱和希望!

具体目标:

1、幼儿园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家园进一步沟通联系,探讨感恩教育的方法,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

2、教师目标:通过进行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幼儿目标:

①明白爱是双向的,知道“知恩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对周围的人、事、物充满感激之情。从而逐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并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感恩、爱惜的意识。

③初步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大自然。

五、研究内容:

1.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研究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愿望和冲动。

2.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研究(研究重点)

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

六、研究步骤及方法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

(1)收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2)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现状,分析现状,确立课题,撰写方案。

(3)成立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研究成员,撰写课题申报材料。

(4)子课题的分解及微型课题申报、论证、公示。

本阶段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问卷法、文献法。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

(1)全面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研究。

(2)组织理论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3)做好阶段总结,调整实验方案。

(4)举办中期成果鉴定会。

本阶段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

(1)总结整理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编辑经验成果集。

(4)成果鉴定。

本阶段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问卷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七、主要进程及成果

主要进程:

  1. 多方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展开调查分析现状,撰写方案申报立项。

课题自2011年2月开始着手准备,2011年6月进行了片级研讨论证,2011

年10月正式提交申报立项书,并于2012年1月被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2012年4月与新镇园、巴城园、正仪园共同联合开题,自此后便进入了有条不紊的研究状态

2、加强课题的网络化规范管理,及时更新研究动态,不断推进研究进程。

自开题以来,我园就实施了课题的网络化管理模式,设立了“组织管理”、“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实践课例”、“研究成果”、“学期汇报”、“成果鉴定”等八大版块,及时上传相关内容,更新研究成果。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现研究特色,又增设了“特色活动”版块,使得我园的一些课题特色活动得以一一呈现,突显出我园课题研究的动态性、实效性。

3、推行不定向结对子研究策略,尝试互助合作研究,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近年来,随着办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教师大量涌入、老教师岗位调动,使得我园的科研力量被很大程度的削弱,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使她们尽快走直走稳科研之路,是我园一直在思考与探寻的问题。我们汲取“十一五”期间的一些有效策略,修改制定出了一套“以老启新”、“以新促老”、“纵横贯通”、“互帮互补”的师徒结对研究模式,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徒结对”存在着些许的不同,因为它并非是固定的“一对一”模式,而有可能是“一带几”“几带一”。这一策略实施以来,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习模式,结对子双方在互相学习、相辅相成中得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注重研究资料的整与理积累,充实园刊的科研含量,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我们的课题研究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课题研究资料的点点滴滴,老师们都认真记录、仔细梳理、形成文字,而我们的园刊《戚彩石》更是设置了科研专版,将老师们的所学、所思、所践、所写,家长与孩子们的所见、所闻、所得、所获都有序地进行整理、归纳和收录,使刊物的版面更丰实、内容更生动。自本课题研究以来,已制作了两期,得到了局领导和姐妹园的一致好评。在近两年的刊物评比中,分获市级特等奖和一等奖,为我园科研成果的推广搭建了理想的平台。

初步成果:

1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特色活动,促进了幼儿感恩能力的发展。

 (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因而我们将感恩教育内容列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内容之中,每周都按计划组织一次课题专题实验活动,即班级性的课题实验课。《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而,在各科的教学内容中,我们也认真去挖掘、分析教材,找寻其中蕴含有感恩教育思想的素材,进行剖析解读,从而实现对幼儿有的放矢的感恩渗透教育。

(2)在特色活动中升华感恩。

*国旗下的感恩传递: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间,让一名幼儿讲述一个感恩小故事,使全体师生共倾听共感悟。

*感恩节活动:包含“感恩故事大家讲”“亲子同唱一首歌”“亲子小手护大手”等活动,让家长也共同参与进来,共享感恩。

*图书义卖:每年都邀请“希望老人”周火生来幼儿园进行义卖活动,让幼儿主动将自己的零花钱兑换成图书,为希望工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贺卡制作:每年举行一次感恩贺卡制作比赛,父母孩子齐参与,在张张贺卡之中表达点点感恩之意、倾诉浓浓感恩之情。

*年度十佳感恩之星评选:搜集年度内感恩表现突出的幼儿,以网络票选的形式选出每年度的“十佳感恩之星”和“十佳人气之星”。

2、举行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专题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每年度,我园教科室都会举行课题研究的专题活动。如:新学年伊始,对上年度的研究工作做一个总结,并进行较周详的分析、计划和调整,鼓励和协助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子研究课题及制定相应的个人研究计划;平时,还经常举行一些“教科沙龙”、“好书荐读”、“论文经验交流会”;邀请昆山市教科室周强主任、张敏华主任、苏州市科研杂志编辑王胄、赵文标等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实现专业引领等;在课题操作过程中,注重相关资料的收集、加强学习和研讨的力度,并以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形成“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交流、边总结”的研究模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保障。

教师们能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自此课题开展以来,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片、市级课题实验展示活动、“双优”评比活动等。平时,还能用自己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加入自己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撰写出真实且具说服力的案例、论文,在园刊及更高级别的杂志上发表和推广,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成果显著。(详见附录)

3、拉进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在共育过程中实现了幼儿、家长的感恩 “双赢”。

感恩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家长的主动参与,在两年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家长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学习什么是幼儿时代真正的感恩,知道应该怎样在家指导幼儿学会感恩,同时正因为课题研究的主题是感恩教育,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感恩的过程中,自己也深受感染,经常与老师密切沟通,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对老师的不满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宽容与感恩,遇到事情,他们更愿意坐下来和老师亲切沟通而不是指责,家园呈现一种和谐的教育态势。使得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出了幼儿园这一固定范围,在家庭这一“红色根据地”上生根开花,互惠双赢。

八、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1、老师方面

随着幼儿园规模的扩大、新开园导致的人员拆分、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的岗位调整,使得我园原有的研究班子被打散,而近两年大量招收的新教师,明显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她们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要使她们成长为科研骨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幼儿方面

幼儿的感恩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大多数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

已具有了一定的感恩意识,并能展现出一定的感恩行为,但这些意识和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内化,需要老师和家长坚持不懈的引导,才能使其成为幼儿的固化行为,养成感恩的良好品质。

3、家长方面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观念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变,认为感恩教育可有可无,他们更乐意幼儿园教给孩子知识方面的内容。

改进措施:

1、继续以“结对子”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实现专业引领,促使教师的研究水平稳步提高。

    2、树立感恩榜样、创设感恩环境、营造感恩氛围,探寻更多生动有趣的感恩活动,让幼儿得以在榜样引导下学习、在环境熏陶中默化、在浓厚氛围中形成、在生动活动中养成。

3、进一步加强家园沟通合作,引导家长认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培养,使幼儿的感恩能力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九、重要变更

    由于工作调整,原子课题《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与研究》负责人由杨志英变更为朱丽华;子课题《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与研究》负责人由邹燕变更为冯建芳。

十、下一步研究计划

1、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文本,不断完善对“优秀课题小组”及“优秀个人”的考核方案,提高园课题研究资金的投入用于更多的奖励和培训,促使教师产生更积极的研究态度和情绪,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扩大成果。

2、不断改进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各课题小组的负责人要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园课题组组织进行讨论,找出不足之处,予以研讨解决,并对原先的课题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下一步的研究更顺利。

3、举办园内沙龙式的成果交流活动,将好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予以宣传和推广。

    4、继续办好园级科研刊物“戚彩石”,为教师提供研究素材和发表经验的园地。

5、提出清晰的结题工作任务和目标。

接下来,我园将从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人员中确定人选,实行专人专项专门负责,加强对“十二五”研究的经验理论总结,为经验推广和课题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