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感恩教育实施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23浏览次数:160

昆山市石牌中心幼儿园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所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品质、精神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仍然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全世界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中国的传统美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早在古代教育启蒙读本《三字经》里就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诗经》里也有“投桃报李”之说,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唐朝诗人孟郊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中国人向来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将感恩之心推及他人的豁达境界。在传统文化中,感恩着重体现在“忠”与“孝”上,忠是对皇上的感恩,孝是对父母的感恩,忠孝的感恩文化把中国社会从一个诸侯国家推向中央集权大国、推向太平盛世,中国的忠孝文化通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己经浸润到普通大众的意识形态中。

(二)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和谐文化的必要条件

感恩教育是增进人际和谐的纽带。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深层次的发展,有助于增进交流,协调关系,促进健康,完善个性。”张萍(2012)认为狭义的感恩是指个体对他人帮助产生的感激之情,它是一种人际情感,强调人际间的感恩。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人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获得他人的帮助后,便会产生一种积极情绪,是基于受惠者接受到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己收到的恩惠做出回报,在回报后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心理的平衡。对施惠者而言,受恩者的感恩,使其内心及时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感。无论是施恩还是感恩,双方在施与报之间形成了帮助、施救的认同感,在共同的认识与追求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人际间的感恩,对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感恩教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如今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六爱”(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爱)于一身,习惯被他人所爱,习惯爱的“输入”,不习惯爱他人,不习惯爱的“输出”。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公交车上,年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常把唯一的座位让给宝贝孙子,给予无尽的呵护,但是孩子没有一句谢谢,面对长辈的关,表现出不耐烦;朋友聚餐时,时常看到周边的孩子因为父母吃了自己喜爱的食物,而对父母大吼大叫:“谁让你吃了我的东西,你还给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逐渐地淡化,我们的孩子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帮助幼儿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教育理论。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基础就是感恩。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品德的养成,认为个体要通过忠、孝、节、义等德行来反映自身的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道德秩序。儒家的感恩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孝为报亲恩,强调恩孝合一,子女对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孝行是感恩的根本。二是忠为报君恩,从感恩父母推及感恩君王、家国同构,将感恩报恩思想从家庭生活中延伸到社会组织中,忠诚于君主,感戴上天注定的王道之恩而为君主效力报恩。三是节为报夫恩,提倡妇女要为丈夫坚守贞节,妇人要感恩丈夫对自己迎娶之恩、教导之恩、接纳之恩,强调了男子对女子的恩情和统领。四是义为报友恩,对待朋友要讲恩义,要善于舍利重义,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理论和权利义务观提供了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中的人,既享受自由权利,又必须履行责任和义务。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感恩教育理论。“所谓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的各个层面经常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一旦秩序被扰乱,它能通过自我调节,使之重新恢复到基本和谐的状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感恩教育理论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继承和发展。

(四)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伟大思想均对当代感恩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应该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

幼儿园感恩教育从属于幼儿感恩教育,是其下位概念。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要深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来的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同时要能够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相关的目标要求以及教育建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独立个性的新时期学前儿童。

途径:路径,指达到目的的渠道。

方法:办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具体目标:

1、通过感恩教育使幼儿“知恩”,明白爱是双向的,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探讨在幼儿园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如采用环境教育法、身教法、言教法、榜样法、行为评价法、心理定势等方法,通过一日活动、家园共育、常规教育、随机教育等途径,对实现感恩教育目标有实用价值,并提供可借鉴经验的操作范式。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一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自觉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锻炼教师遇事冷静思考,不断进取的精神。

幼儿目标:

1、明白爱是双向的,知道“知恩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对周围的人、事、物充满感激之情。从而逐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并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感恩、爱惜的意识。

3、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大自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在幼儿园进行感恩教育研究,探索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将课题分解为三个子课题:

1、生活活动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游戏活动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教学活动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对研究者进一步了解感恩教育在其他领域已有的成果及如何借鉴别人的常处,弥补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实践方法缺乏是十分必要的。

2、调查法:感恩教育是现实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闭门造车是很难达到预期成果的。同时现今的感恩教育已被很多人关注,但对幼儿的感恩教育尚属起步阶段,为使研究成果更具现实意义,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同时通过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及资料,为研究奠定了较牢固的基础。

3、个案研究法:采用选取个案、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的方法,从整体上对一个幼儿或几个幼儿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在对其实施了一系列感恩教育之后,幼儿的发展过程及详细情况。

4、行动研究法:主要采用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四个步骤,着重分析自然状态下在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作现场记录与研究,注重观察和资料的搜集,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和计划,进一步充实和修正方案,调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法,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5、观察法:将幼儿置于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观察对象的外部表现作直接观察,并进行详细地记录,收集有关事物的资料,然后加以分析解释,获得对所有研究问题的认识,得出感恩教育的成效。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园长、教科主任、业务助理、教研组长及园科研骨干组成。她们大多都是第一线的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都曾担任过苏州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能力及经验,且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多名老师的教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获奖,这些老师作为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将发挥出较好的骨干带头作用。

2、制度保障:幼儿园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及“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课题的组织、开展和管理、奖励等都予以了规范,从而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推进。

3、资金保障: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设立了科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科研资料的搜集、科研队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活动的组织等,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4、理论保障:加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指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多方查阅和收集各类相关理论专著、书籍,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暂定)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8月)

(1)收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2)成立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研究成员,撰写课题申报材料。

    (3)子课题的分解及微型课题申报、公示。

    (4)召开课题论证会,完善研究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20年8月)

(1)全面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研究。

(2)组织理论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3)做好阶段总结,调整实验方案。

(4)举办中期成果鉴定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1)总结整理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编辑经验成果集。

(4)成果鉴定。

九、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理论指导

    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

 2、成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张全英(园长)

    课题组副组长:陆婷婷(教科主任)

    子课题负责人:俞娅、范耶洁、沈婷

    课题组成员:本园全体教师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戚彩石》科研版

2、社会实践资料

3、感恩教育活动方案集

4、成果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陈秀兰.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第9页

[3]马克思.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4]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传书,陶行知全集(第l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83

[5]张晶.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5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陈寿.三国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P82.

[8]周正远.感恩德育新解IJ].太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